原书原貌影印!上海图书馆藏明清珍稀稿钞本整理出版
原书原貌影印!上海图书馆藏明清珍稀稿钞本整理出版
原书原貌影印!上海图书馆藏明清珍稀稿钞本整理出版
如何进一步挖掘整理古籍(gǔjí)成果,延续历史(lìshǐ)文脉?11日,上海图书馆和(hé)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(zhǔbàn)《上海图书馆藏稿钞珍本丛刊》首发座谈会(zuòtánhuì)。丛刊全七十册从上图馆藏海量古籍稿钞本中,精选出一批最具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的明清珍稀稿钞本影印出版,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出版。
本书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分类,共(gòng)收稿钞本94种,以(yǐ)稿本为主(wéizhǔ),重点选取馆藏名家名作,或有特殊版本(bǎnběn)价值的作品,按原书原貌影印。“考虑到学术研究进展和便利应用,此次影印出版比过去数字化扫描件精度更高,且完全保留(bǎoliú)原书原貌、原始信息。”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孙瑜说。
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钟翀谈到,学界对古籍文献的(de)关注,经历了(le)从刊本、地方志书、海外汉籍到稿钞本的“转变”,《丛刊》出版体现了学术最新进展。他特别提到稿钞本作为“生(shēng)资料”的价值(jiàzhí),其文献形态、所蕴含的学术信息均(jūn)(jūn)有自己的特征(tèzhēng),如《丛刊》中几种史地类文献均为他处所未见,其学术价值亟待深入挖掘。而稿钞本“仅此一册”的特性,有因岁月变迁而损坏、遗失的危险,使得其更需化身千百,以印本形式流传。
业内专家指出,入选的稿钞本(chāoběn)中,不乏名家手稿真迹,无论学术价值(jiàzhí)、艺术价值还是文物、文献价值,都非常高。在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傅杰看来,稿钞本既保留(bǎoliú)了原书增删痕迹,具有极高研究价值,又保存了学者手迹,与(yǔ)刻本具有不同的温度感与历史感,弥足珍贵。“对稿钞本进行影印出版,有利于推动对相关古籍的进一步整理研究,使其得到更(gèng)广泛的传播(chuánbō)。”
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对于《丛刊》所收稿本细节进行研读,比如《三朝(sāncháo)北盟会编》中对地名的(de)(de)变更,对官名的校订,以及一些词句选字的校勘(jiàokān),“与(yǔ)通行版本进行对比,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,很有意思。这恰是影印古籍善本出版的价值所在,无论对阅读者还是研究者,都能不断提供新的资料和视角,让人愉快。”
上海图书馆现藏中(zhōng)外文献近六千万册(件(jiàn)),尤以古籍善本(shànběn)、碑帖尺牍、名人手稿等为馆藏特色。古籍善本中,上图馆藏明清稿钞本在全世界图书馆中,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位居前列。其中,既有(yǒu)大量从未刊行、公开面世的书籍,也(yě)有大量名家稿本、钞本,且多(duō)有名家题跋,均为流传有序、稀见之善本乃至孤本,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重大价值。
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虞万里认为(wèi),这套书选目极精,譬如上世纪80年代编纂《汉语大词典》的(de)时候,当时《三朝北盟会编》用到的版本之一是(shì)世界书局的排印(páiyìn)本,讹误很多,“看到上图所藏善本,感到很振奋,如果以此为底本进行整理(zhěnglǐ),是非常有价值的。”再譬如,通过《三体石经(shíjīng)考》稿本可追踪作者和成书过程;《淮南子(huáinánzi)》《九经古义荟萃》《读相台五经》等皆是善本,对编纂《清代经学丛书》意义很大。
“在新(xīn)时代、新技术的背景下,文献研究基础(jīchǔ)工作推进要有规划(guīhuà)有顶层设计,需进一步整理挖掘特色(tèsè)馆藏,推动(tuīdòng)历史文献的保护传承。”上海图书馆馆长(guǎnzhǎng)、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陈超谈到,《丛刊》出版是对上图老馆长顾廷龙先生(xiānshēng)“三书”精神的继承,历史文献整理出版最终目的是要为人文社科研究服务。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建议,对丛刊开发出更轻巧通俗的便携本等,满足不同背景群体的多元化阅读诉求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